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是,通过教育发扬人性中本来的善,培养健全的人格,修己立人,推己及人,更新民众,使整个社会达到“至善”的理想境界。1945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将其改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意为教育要明白人民的大德,亲近老百姓,为人民造福。这一提法较《大学》虽只有几字之变,然实质是一大超越,体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民本性以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之观念的先进性,对当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树人大学提出“为国植贤”“办一所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民办大学”,努力为国家、社会培养贤明,这些提法既承继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呼应了教育界泰斗的殷殷期盼,显示了树大人的家国情怀,亦表达了师生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