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讲;70年代的高中生真的不怎么"牛"!理由是,整个教育体糸在"文革"急风暴雨的摧残下,基本上还没有恢复如初。
如果有人说70年代末拨乱反正后,教育制度得以改观,逐渐趋于正常,那也是历史上的亊实。如果把一名学子称谓很"牛",那他一定学到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并能用这些科学知识展现亍社会和众人面前。但70年代正处于"文革"轰轰烈烈的大潮中,在"复课闹革命"的号召下,学校把散落在社会的不同学籍,不同初中年级的学生集中入学,师资大部都是原初中任课教师,替代数、理、化......教材的新课本分别是巜工业、农业、基础知识》巜革命文艺》等等,内容相当简单和形式化,更主要的是当时教育主旨并没有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努力求知,认真作业,更没有学期性的,或各种阶段考试成绩约束。试想,这种既散烂,又轻松的学习环境,谁能主动严格要求自己去勤奋学习,教师也不敢严格苛求学生认真学习,生怕披上"以教学压制革命"的大帽子。两年的学制唏哩糊涂一混就过去了,此等环境条件下,估计能"牛"起来的高中生不会很多。如果有,可称谓苦功过后的"天才"。
七十年代,高中还没有完全普及,基本上都是县城 大城市里才有高中,能考上高中的学生真的是凤毛麟角,所以说智商还都是比较高的。
如果高中毕业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一般都是可以回到小学或者初中当老师的。
尤其是高考是在1977恢复,那时高校招生人数少之又少,能够被录取的,基本都是人中龙凤。
上世纪70年代,属于文革后期。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城里的孩子,很多不愿意上高中,初中毕业生就直接下乡了,为的是早下乡早返城。而且,当年上高中用不着考试,愿意上高中的都能上。
再者,下乡两年的知青,可以招工,招兵,推荐当工农兵学员上大学。在这个环节,初中毕业知青,高中毕业知青都是同等待遇。因此,上世纪70年代的高中生根本就称不上牛。
70年代的高中生应该是很牛的,毕竟那个年代,特别是1975年以前的高中生,能够从初中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不足十分之一,比现在的高考入学率都低的多。
1977年恢复高考后,1975年前高中毕业的考入大学的学生,应该占有很大的比例。我是1973年2月考入高中的,于1975年5月毕业。当时由于受张铁生、黄帅之流的影响,教育不正规,学习不扎实。但同学们在学习上还是挺自觉努力的。自1977年恢复高考到1979年高考期间,当时我们班48名同学,就通过高考、中考,有二十多名同学考入了大学、中专学习,接近一半的同学成了“公家人”。
所谓的牛不牛,关键在于数量的多少,数量越少,自然就越牛!在70年代,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学生认真读书的就很少,能读到高中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大家都觉得,那个时期的高中生很牛!其实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当时的高中生,如果放到现在,绝大多数都会是一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