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是中国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之一,主要针对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人员。该考试旨在评估应试者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介绍
中级经济师考试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分为《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个科目。其中,《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主要考察经济学基本原理、财政、货币银行学、统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为专业科目,包括工商管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民航、铁路、水路、公路)、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经济等10个专业类别,考生可根据自身工作领域选择其中一个专业进行考试。
二、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中级经济师考试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取得大专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6年;
2.取得本科学历,从事专业工作满4年;
3.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2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1年;
5.取得博士学位。
三、考试内容
1.《经济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六部分内容。
2.《专业知识与实务》:根据所选专业不同,考试内容也有所区别。例如,工商管理专业主要涉及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等内容;金融专业则涉及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利率与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监管与金融法律制度等内容。
四、考试方式及题型
中级经济师考试采用闭卷、计算机化考试方式。考生在计算机终端获取试题、作答并提交答题结果。考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和计算题。
五、合格标准及证书颁发
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应试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颁发相应级别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六、考试意义
中级经济师考试对于提高经济专业人员素质、加强经济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书的人员,表明已具备从事相应级别经济专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其在职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